方尖碑作为核心战略建筑,首次占领后会立即增加5个联盟迁城名额,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再增加1个名额。占领方尖碑不仅能获得迁城权限,还能为后续战场推进创造有利条件,因此需要联盟成员高度协同执行战术。方尖碑的争夺通常分为快速占领、集结进攻和持续控制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明确分工和精准操作。
开局阶段必须优先派遣机动部队占领己方方尖碑,推荐使用曹操、源义经等具有机动天赋的骑兵统帅,搭配T1骑兵以最快速度完成占领。同时要安排专人负责敌方方尖碑的侦察和干扰,防止对方快速建立前线据点。占领己方方尖碑后,应立即组织高战力成员完成首批5次迁城,确保前线兵力投送能力。这个阶段的重点是速度,任何延误都会导致战术主动权丧失。
中期需要集中火力攻击敌方方尖碑,集结手应当组织纯骑兵部队发起集结,非首批迁城成员应全力参与集结填充。在行进过程中可根据战场形势选择直接攻击或中途解散转为野战。占领敌方方尖碑后要立即派驻防御型武将驻守,同时开启联盟技能缩短占领时间。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敌方反集结,需要安排预备队随时支援,保持对关键建筑的控制权。
后期控制阶段需要合理分配新增的迁城名额,建议优先让中路成员迁往前线以增强灵柩争夺能力。方尖碑周围要建立多层防御,通过持续驻军和野战部队巡逻防止敌方偷袭。联盟官员应当适时使用急行、据守等战场技能维持战线稳定。整个过程中要确保通讯畅通,指挥官需要根据战场变化及时调整方尖碑区域的兵力部署。
战术执行时要注意兵力分配均衡,上下两路各需12人左右负责方尖碑攻防,中路保留7人作为机动力量。占领建筑后必须及时填补驻防空缺,任何防守薄弱点都可能被敌方利用。战场技能的选择应以提升行军速度和建筑防御为主,在关键节点使用能显著影响战局走向。整个过程需要成员严格执行战术纪律,避免个人冒进破坏整体部署。
最终胜负往往取决于对建筑控制时长,因此方尖碑区域的持续压制比短期优势更重要。联盟需要培养专门的建筑攻防队伍,通过反复演练熟悉各种战场情况。战术的灵活性体现在能根据敌方应对方式及时调整策略,而非固守既定方案。整个埃及之战的节奏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方尖碑区域的掌控程度,这是决定联盟得分效率的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