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的选择直接影响战斗效率与发展节奏。战列巡洋舰与航空母舰作为顶级战力,具备压倒性火力和战略价值。新君士坦丁大帝级综合战列巡洋舰凭借高额对舰输出稳居战巡榜首,其模块化武器系统可针对不同目标调整战术。乌拉诺斯之矛级重型战列巡洋舰则以极致防御著称,搭载损管系统后能同时承担抗伤与维修职能。CV3000级航空母舰凭借舰载机群压制力成为舰队核心,尤其在高强度对抗中表现突出。
中型舰船中,卡利斯托集束鱼雷袭击舰是巡洋舰领域的佼佼者,其鱼雷系统对大型目标具有毁灭性打击能力。猎兵级重型舰载机巡洋舰则通过搭载战机实现多功能作战,兼顾对舰与防空需求。驱逐舰方面,斗牛级凭借极限攻击力占据优势,而谷神星级与创神星级在支援与泛用性上表现均衡。部分舰船虽基础性能平庸,但通过特定子型号或改装能显著提升实战价值。
护卫舰与护航艇在早期发育和特定战术中不可或缺。红宝石级重型轨道炮护卫舰调校满后伤害超越同类,成为反小型目标利器。刺水母级战术护卫舰的无人机系统则提供持续压制力。护航艇中CV-T800级综合性能突出,而蜂巢守卫者凭借脉冲武器对中型舰船具备针对性优势。这类小型单位造价低廉且服役限制较低,适合作为主力舰队的补充或快速反应力量。
资源采集与特种舰船同样影响全局发展。721载货型工程舰与KCCPV工程船组成的高效采矿编队能大幅提升资源获取速度。静海级导弹护卫舰等具备防空特性的舰船在保护采矿单位时至关重要。玩家需根据发展阶段调整舰船配置,例如前期优先保障工程舰数量,中后期逐步转向战斗舰船的质量强化。合理的舰船组合既能应对PVE挑战,也能在联盟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
战术层面需注意舰船定位与阵型搭配。前排应配置高护甲单位如ST59级防御战列巡洋舰,中后排部署输出型舰船如光锥级导弹巡洋舰。舰队编成时需平衡对舰、防空与攻城能力,避免被单一类型敌人克制。技术值的分配也直接影响舰船强度,优先升级主力舰船的核心模块能显著提升战斗效率。
舰船强度需结合获取难度与实战需求综合评估。稀有度高的大型舰船并非万能,合理运用中小型舰船的特长同样能形成有效战力。持续关注蓝图研究与技术强化,才能逐步组建出适应不同战况的顶级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