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配置需综合考虑元素反应、角色定位、武器类型及圣遗物搭配,通过菜单栏的队伍配置功能可随时调整出战成员,最多支持4名角色同时上场。更换角色时需注意元素共鸣效果,例如双火共鸣可提升攻击力,双冰共鸣能增加暴击率。合理利用元素反应链(如蒸发、超导、感电等)可显著提高输出效率,建议优先培养1-2名主C角色并搭配相应辅助。
角色培养需分阶段进行,初期以提升角色等级和武器等级为主,中期重点强化天赋技能,后期则需优化圣遗物属性搭配。主C角色建议优先突破至80级,80级到90级消耗资源成倍增长,资源不足时可暂缓突破。辅助角色根据功能需求调整培养优先级,例如治疗类角色只需保证生存能力,输出型辅助则需平衡伤害与充能效率。突破材料需提前规划收集路线,避免因资源短缺影响队伍成型进度。
元素搭配是队伍构建的核心逻辑,常规队伍通常采用1主C+1副C+1辅助+1治疗的模板。主C负责核心输出,副C补充伤害或触发元素反应,辅助提供增益或控制效果,治疗保障团队生存。特殊场景需针对性调整,例如面对高护盾敌人时可加入破盾特化角色。圣遗物选择需契合角色定位,主C优先考虑暴击/暴伤属性,辅助侧重元素充能或生命值加成,治疗则需堆叠治疗加成效果。
实战中需掌握角色切换时机以维持元素反应链。开场通常由辅助施放增益技能,随后切换副C挂元素,最后由主C触发反应输出。治疗角色在团队血量低于50%时优先出场。面对复杂战斗环境时,建议提前在队伍中配置不同元素角色以应对多种敌人组合。